感受得到他正用著自己的方法去為家鄉打氣,感動。ニノ♥


***

 

二宮和也 - 《どこにでもある唄》

虹.(ゝ∀・)P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到了老大不小的年紀,每天形形役役地生活著…

我還是希望能擁抱夢想…為生命擁抱激情…

儘管沒有很清晰的方向,而且各方面依然是很幼稚,

時刻提醒自己,不能迷失了自己,不希望被生活沖滅了心裡的火焰…

 

搜尋這歌到此的朋友,你們能明白嗎?

虹.(ゝ∀・)P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嘩嘩嘩哎哎哎唷唷唷唷最新ニノ的任天堂cm!すごい可愛!ニノ!(>∀<)/♥♥♥

 

虹.(ゝ∀・)P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一向不是太聽得慣謝安琪的唱腔(而且聽說她說live的水準很不穩定),

不過還是很欣賞她的歌的意境意味

最近,一首感覺有點k的派台歌,細味歌詞卻引起了我某種很強烈的感覺,

很串很串(特別是對於某種反智民粹的思想),但聽著聽著卻感到深深的悲哀,

在我心裡迴盪著的、也是這個時代、這個社會的一種沉重與哀愁…

 

虹.(ゝ∀・)P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安徙:民粹主義的狂歡節

 

【明報專訊】今年區選落幕,評論雀起。出現得最多的術語是民粹主義:順民粹者昌,逆民粹者亡。更有倡言,以民粹制民粹。民粹主義儼然成為萬能膏葯,城中唯一遊戲(the only game in town)。

不過,其實這不是香港獨有現像。美國茶黨行情暴漲,奧巴馬連任勢危,也是拜民粹所賜。

民粹主義為甚麼會變成好像萬應萬靈,其實秘密在於其彈性。它能與所有的意識形態親和,既可與左的社會主義為友,也可和右的法西斯結盟,光譜甚寬。因為它的終極對手只有一個,就是自由主義。

民粹主義的主張的只有一條,就是可以無限彈性地定義的「人民利益」。它的特徴包括「沒有原則地討好民眾」、「訴諸恐懼情緒的動員」、「反智反精英」、「建構簡便的敵我意識」、「以我族為先的排外」。自由主義之所以可惡,是因為它是「人民利益」的絆腳石。民粹主義要把絆腳石掃除,就要訴諸廣大民眾的common sense,將智性反思的複雜要求打成精英主義。你若說它反智,它就會回敬你說:你是「脫離群眾,活在火星」。

虹.(ゝ∀・)P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黃國鉅:港式民粹主義的雛形

 

 

香港近十年社會運動鬧烘烘,打破了八九十年代民主黨幾個大佬例牌一字排開的悶局,除了示威頻繁、示威形式多變之外,又不斷有新的團體出現。然而,這種情況的反應,是一個名詞在政治論述被常用、甚至濫用:「民粹主義」。政黨之間互相攻擊、政府譴責「暴力」示威者,都動輒把對方扣上「民粹」的帽子,高官議員說錯話被人圍攻,就說自己遭到「文革式批鬥」,甚至電視台為了刷新形象,也來一句「不受民粹左右」。民粹主義就如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「無神論」一樣,是一頂只會送給別人,無人願意自己拿來戴的帽子。

當然,這種標籤的濫用,其實反映了香港政府以至特權階層,在面對洶湧的民意時,手足無措,在理據上無法反駁,於是順手拈來這個負面標籤,來個連消帶打。好不容易凝聚起來的民意、民力、民氣,一旦變成民粹,好的也變成壞的。當然,這些人「唔理好醜,只要就手」,只求打擊對方,保護自己,一定不會幫你考究民粹的意義,但奇怪的是連學界也鮮見有人探討。這種和稀泥的狀態,更助長了這個標籤的濫用。

究竟香港有否民粹主義?民粹主義到底是什麼意思?所謂民粹主義,定義頗多,不一而足。簡單說有三點:

虹.(ゝ∀・)P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Nino_Pocky_CM2011

最近少更了偶像的東東,因為太忙了啦><(懶鬼~~)

不過就是因為太忙了又要去看看偶像的最新動向來治療一下*v*

就給我發現了ニノ為Pocky拍的CM,然後笑翻了啦

其實這類不知搞甚麼鬼的廣告在日本很常見(其實原因極可能是我聽不懂日語嘛!吼~~>口<)

在香港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gatsby吧?雖然不知道在做甚麼,總之就是會記住了!

虹.(ゝ∀・)P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フリーター、家を買う。

 

一則遲來的消息,飯們要注意了!《フリーター、家を買う。》要出sp了啦!又可以在日劇裡看到ニノ啦~!♥3♥

 

【Yomiuri Online:連ドラ「フリーター」「マルモ」…好評受けSP版放送:http://www.yomiuri.co.jp/entertainment/tv/tnews/20110922-OYT8T00838.htm

昨年から今年にかけて好評を博したフジテレビ系の連続ドラマ「フリーター、家を買う。」と「マルモのおきて」のスペシャル(SP)版が、10月に相次いで放送される。2作品が支持された理由を、制作スタッフとともに振り返る。(片山一弘)

虹.(ゝ∀・)P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Steins;Gate  

一向都很喜歡以時空科幻東東的我最近迷上了本年度四月番動畫:《命運石之門》(Steins;Gate), 

會在PPS點這個動畫也是偶然的呢(難道這就是Steins Gate/命運石的選擇嗎!?"口"),而且最初兩集感覺有點亂看不太明白呢~

直至故事引入網絡傳說中爆紅的john titor事件(2000年時在網上自稱來自未來的時間旅行者)後,卻終於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啦!

而且後來每集都有高潮和新的謎題,意想不到的超緊張超有趣的呢~值得推介!

Steins;Gate

虹.(ゝ∀・)P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種banner讓我想起年少時代剛學整網頁(果陣時做personal homepage的東西),

都係gif的檔,長方形在上角,

這個在獨媒巧遇的「全民退休保障」的廣告banner令我好親切感呢!:3

 

btw,這個議題政府、所有人其實都必須認真思考,必須有做d野!

虹.(ゝ∀・)P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李祖喬:支持與反對

 

很多人誤以為「支持」和「反對」僅是一組簡單的正反概念。

例如建高鐵,如非支持,就只能是反對吧?的確,理由可有千萬個,但終究要下個決定,只有「建」與「不建」兩個選擇。

大抵聰明的通識學生也懂得最高分的答案:建高鐵的好處是X,壞處是Y,應該建,但也不應忽略另一方的意見……但這回答反映的不是考生的機智與慎密,而是我們對自我與政治的想像。

甚麼是想像?它是比理性計算更根本地影響人價值取向的領域。理性邏輯上,自然只有「支持」與「反對」;但更根本的是:為何牽涉不同階層資源分配公義的真實問題,會以文字上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和邏輯表達?因為我們把自己想像為食花生的「考生」,追求完美答案而不是捍衛自己的信念和關注現實世界的人。假如我們想像自己是正義的香港公民,答案的邏輯就變得多餘,而會去立即了解村民情況,研究高鐵工程背後跟功能組別議員的利益關係,阻止傷害香港社群的事情發生。

虹.(ゝ∀・)P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韓寒:脫節的國度

 

你一直問,他們何以如此的喪心病狂,他們卻覺得自己已經非常的克制忍讓。

你一直問,他們何以如此的顛倒黑白,他們卻覺得自己已經非常的公正坦率。

你一直問,他們何以如此的包庇兇手,他們卻覺得自己已經非常的愧對炮友。

你一直問,他們何以如此的掩蓋真相,他們卻覺得自己已經非常的透明開放。

虹.(ゝ∀・)P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最近忙到爆炸了,突然想在這裡寫一點甚麼,

除了要返兩天晚更的正職外,還有一份小小的兼職,

不只是為了錢(當然最近我也正為這個在大煩惱中…),也為了小小的一點點的建立理想與信念…

常常聽說別人說我們八十後很懶很甚麼的,我想說,這不過是以偏概全吧,不正確也不公平!

迷茫的時間有許多,煩惱的事情有許多,想做的事情也有許許多多,

想在這裡鼓勵一下自己,也鼓勵一下身邊的人,還有所有有理想有夢想的年輕人,

虹.(ゝ∀・)P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吳志森:阻人搵食

 

「阻人搵食,罪大惡極」,你有天大理由,做甚麼都可以,最緊要唔好阻人搵食。

遊行完沒有如常散去回家嘆冷氣睇電視的兩幫「激進」份子,「夜媽媽」霸住香港政經通忂大道玩通宵,阻住的士大佬搵食。電視將的士司機的怨言日播夜播:「你哋有飯食就得啦,唔駛理我哋!」「我喺度被阻咗四個字(二十分鐘)…」22人萬人上街反惡法,遠及不上的士司機在中環被示威者阻住去路重要。

除了「阻人搵食」的指摘,最流行的就是「點解咁暴力」。在立法會掟蕉掉掃枱爆粗阻住開會是暴力,示威者唔聽指示拉鐵馬同警察推撞是暴力,霸馬路阻交通,尤其阻礙掌控政治權力中心的中環馬路,就更是暴力中的暴力。

的士大佬不是知識份子,不是學者更不是理論家,當然不明白甚麼是制度暴力,誰比誰更暴力的問題。他們更不會醒覺,霸馬路的示威者,只是阻住他們搵食幾十分鐘,但官商勾結的政經結構,不但阻礙他們的一生,更令一代比一代艱難,永無出頭之日。

虹.(ゝ∀・)P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林茵:星期日現場:七一.夜 這夜,我扮示威者

 

 

【明報專訊】今年七一前夕,火藥味甚濃,部分團體事先張揚遊行後要「反轉政府總部」,並在禮賓府或其他地方進行干擾活動或集會;警方面對近日連串的濫權指控亦嚴陣以待,指示前線警員以克制和高透明度的方式執法,在機動部隊(PTU)人牆之間留下空隙讓傳媒拍攝,「抬人過程盡量靠近記者」,大有在公眾面前做場good show的準備。

我卻懷疑,乖乖地待在警方畫好的記者區內,看他們準備好讓我看的畫面,距離真相會有多遠?

近年來每遇示威清場,警方與示威者總是各執一詞。示威人士指控警察濫用暴力、抬人時故意令他們受傷;警方則指示威者不合作在先,破壞秩序。而對於示威人士所言「慘况」,記者行家們好像總是沒看到、沒報道,到底是真的沒發生、純屬虛構揑造?還是記者站得太遠、看不清楚?比對報章報道與示威者在網上的講法,看得人老大納悶。

虹.(ゝ∀・)P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